1.福厦动车有经过泉州哪几个站点?可以告诉具体的位置吗

2.闽台缘博物馆四字成语

3.泉州释雅山公园简介

刺桐公园的简介_刺桐公园地址

泉州轻轨1号线:总长63.9公里,利用漳泉肖既有铁路线约8公里。其中主线42.9公里,由福厦高铁泉州站经董埔路—漳泉肖铁路—刺桐路向南延伸过晋江,跨福厦高速公路,沿和平路经晋江机场,沿石泉路—香江路—石湖大道向北延伸至蚶江,与3号线衔接换乘。支线起于主线子芳路站,沿省道308向龙湖金井方向延伸,长21公里。

其主要功能:加强环湾主要生活组团(中心城区、晋江、石狮)之间的联系;加强生活组团与主要对外交通枢纽(高铁泉州站、晋江机场、城际铁晋江站)的联系;利用支线加强对晋南地区与强中心的联系。

敷设方式设想:考虑到泉州站景观要求,暂按地下线考虑,具体敷设方式结合火车站综合交通规划实施。漳泉肖铁路段,利用铁路线位可用高架线,也可用地面,环境保护区域考虑,暂按地面线。刺桐路段,因沿线人口密集,宜用地下线。线路下穿晋江后,在江南、晋江及石狮均用高架方式。在东湖街、津淮街,分别利用侨乡体育中心、刺桐公园的空间,设置与4号线、2号线的联络线,以方便车辆统一调配使用、共享预留条件。

福厦动车有经过泉州哪几个站点?可以告诉具体的位置吗

在我国,公园通常是指公众可以休息或玩耍的地方。除了一些完善的设施,这样的地方往往绿化环境也很好。由于气候的原因,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公园可种植的花草树木存在差异。那么,我国南北方的公园都适合种什么花草呢?接下来园丁大叔介绍适合公园种植的花草。美丽的公园分为三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适合在我国公园种植的常见植物如下:1。南方公园常见的花木。树木:龙眼、栾树、羊蹄甲、蓝花楹、木棉、美人树、梧桐、白兰、札幌枫、莲雾、薜荔、小叶榕、小叶桉。2.灌木:杜鹃、山茶、朱槿、芙蓉花、茉莉、大叶紫薇、大叶紫薇、龙船花、黄心、刺桐、夹竹桃;厦门中山公园风景。地被植物:鹅掌楸、毛竹、石竹、绞股蓝、马缨丹、藿香、麻竹、毛竹、芭蕉、春羽和菊芋。2.北园常见花木1。树木:国槐、银杏、核桃、白桦、板栗、元宝枫、紫椴、楸树、黄杨、芙蓉、柽柳、沙棘、紫薇、石榴、青钱柳、山茱萸、接骨木、金银木、流苏、五角星。2.灌木:蜡梅、梅花、杜鹃花、连翘、紫丁香、樟脑、紫珠、火棘、湖北海棠、木贼、香附、日本小檗、玫瑰、蔷薇、刺梨、鸡麻、金梅、榆树。北京海淀公园风景。地被植物:三色堇、金鱼草、美人蕉、蜀葵、粉红、大丽花、菊花、洋甘菊、黑心、波斯菊、束红花、紫罗兰、羽衣甘蓝、二月兰、百日草、孔雀草、金盏菊、向日葵、鸡冠花、苋菜等。菊花、海棠、大蒜、大蒜、萱草、玉簪、彩椒、五桠果、桔梗、红树、麦冬、菊花、蒲公英、观赏茄、狼尾草、酢浆草、白三叶等。提示从上面可以看出,我国南方有很多常绿植物,而北方有很多落叶植物,但这不是绝对的。南北方都可以种的植物还是很多的。南北方具体公园种什么花草树木,需要自己观察。适合公园种植的花卉绿植不计其数,这里就不赘述了。

闽台缘博物馆四字成语

一。公交车:3路公交从刺桐公园走要1小时,全程2元

泉州公交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通往福厦高铁泉州站的公交路线正在调整,正在营运的3路、45路这两条公交线路已可到达福厦高铁泉州站。

3路的起始点是刺桐公园,它穿梭于闹市,经普贤路,到农业示范区站,在此站下,福厦高铁泉州站便近在眼前,全程时间估计要1个小时。3路车8分钟一班,全程2元。

45路主要服务于洛江双阳的居民,整条线路不会走市中心。该路公交车从五金机电商城到嘉信茂广场,每15分钟一班。

直达的公交线路有限,市民可通过换乘来到达高铁泉州站。目前,21路、27路、33路、17路、602路、37路与3路均有交叉,市民可乘坐以上线路公交车,到相应站点换乘3路公车。

若你是晋石的乘客,可以先搭乘802路,再换乘32路、204路、6路、35路、26路等公交车,到中心市区后再换乘3路车,同样在农业示范站下车。

二。自驾车 几个关键点,过晋江,到市区,温陵路,少林路,北清公路,普贤路。西岩华寺的十字路口。就能看到高铁站。

倘若行李多,不想挤公交车,除了私家车自驾外,最好的选择就是坐出租车了。

三。从刺桐路泉州晚报社坐上出租车,沿刺桐路转到少林路后,再走泉山路、普贤路,全程约25分钟到火车站,打表器显示车费为26元。

泉州释雅山公园简介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的西湖,西邻泉州市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外观十分雄伟,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和建筑特色,其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使整座建筑浑然天成。通向观景天台的四道半弧形屋面斜阶,象征海峡两岸的桥梁和纽带,“万物归宗”中华一统。建成后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成为集旅游观光、文化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区,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台胞及海外侨胞旅游览胜的极佳场所。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园林景观的总体布局以方、圆两种几何体为构图主体,设计理念与主体建筑“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完全吻合。

一是主体建筑后侧设计一个大型的模拟种植图案,形似“孔雀开屏”,后广场上布置树池座椅及一座大型的山叠水,通过两座石拱桥把广场与山连接,山设计成悬岸式,与叠水结合形成帘景观。同时,左右两侧各有四条以建筑中心为圆心的放射状园路,分别与参观通道、闽台历史步行道相连,整体构图彰显大气,同时突出了“缘”的主题。二是主体建筑的左侧设计成综合性的休闲游园,布置了露天舞台、文化广场、观众看台、背景喷泉等景观点,通过闽台历史步行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三是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区内建造茶室等,将来可以举办海峡两岸的茶艺表演。

位于景观广场两侧有两组音乐喷泉,长为84米,宽为9米,伴随着音乐,水柱将组成“团结奋进”、“一帆风顺”、“两岸共舞”等8组意象景观形成。同时,旁边还有两组共48根七彩灯柱,用德化的瓷花拼接起色彩斑斓的图案。

馆内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运用多种造园手法,将该馆建成文化公园,让游客到这里来参观时,一眼就能看到海峡两岸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具有亲切感。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里的展馆,以其布展先进、实物翔实、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引人入胜。博物馆二楼综合主题馆,根据闽台关系的“五缘”,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分7部分设计布展,突出闽台同属中华一统思想。第一部分为远古家园,该部分中有陆桥相连、史前文化两个单元;第二部分为血脉相亲,该部分中有闽越东徙、大陆民众移台两个单元;第三部分为隶属与共,该部分中有建制沿革、共御西方殖民者、共抗日军三个单元;第四部分为开发同功,该部分中有农耕水利、手工制造、商贸交通三个单元;第五部分为文脉相承,该部分中有方言国语、教育科举、诗歌、民间艺术、工艺美术五个单元;第六部分为诸神同祀,该部分中有道教信仰、佛教信仰、民间信仰三个单元;第七部分为风俗相通,该部分中有生命礼俗、衣食住行、岁时节庆三个单元。

为了让展品更具吸引力和亲和力,布馆用展品、文字、模型、场景、音像等多元性展示手法,声、光、电等各种高科技介入。展厅里的雕像十分精美,充分而生动地再现闽台民俗文化和历史。

这些雕像有茶农制茶、轿夫抬轿、洞房花烛、教子读书、书馆论诗、举子应试等,皆栩栩如生,令人犹如置身于悠远的岁月里,行走于历史深处,深刻感悟那闽特的情缘。

2. 泉州闽台缘博物馆

现在还是免费的,你从水头搭车到客运中心站,再搭37路或者是202路公交车就可以到了。

泉州37路

中远学校 - 霞福村口 - 溜石村口 - 刺桐大桥 - 城监支队 - 丰泽客运站 - 坪山建材市场 - 客运中心站 - 丰泽区 *** - 云谷工业区 - 泉州农校 - 冠亚城市花园 - 云谷 - 人民保险 - 兴业银行 - 泰和酒店 - 青少年宫 - 闽侨站 - 南亚医院 - 东湖**院 - 东门 - 红梅新村 - 市教委 - 外国语中学 - 泉州一中 - 大希夷 - 朝天门 - 汽车西站 - 西湖小区 - 新华小区 - 建南花园 - 邮电公寓 - 西湖公园 - 闽台缘博物馆(共34站)

泉州202路

北峰工业区 - 坑尾路口 - 泉州博物馆/西湖路口 - 闽台缘博物馆 - 清源街道 - 剑影学校 - 泉州师专 - 后茂路口 - 圣福花苑 - 东湖新村 - 柑舍头 - 体育馆 - 人才大厦 - 汽车城 - 湖心街口 - 丰泽街口 - 东方银座 - 东涂新村 - 刺桐公园 - 迪克斯 - 泉秀街口 - 泉州客运中心站(共22站)

3. 游览

今天,我们全家人一起到泉州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今天的天气真好,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真舒服,远处天空中有许多的白鹭在飞翔,好像一朵朵的白云。 博物馆终于到了。

我兴冲冲的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大楼里,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巨大的榕树画,太神奇了,它居然是用火药爆绘出来的。 来自:作文大全 走进里面,我们看到一个大模型,那是福建和台湾,中间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台湾人的祖先就是从大陆漂洋过海去台湾的。

我们看到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和风俗和我们这里一模一样,这说明台湾的小朋友和我们是一家人。 今天的参观让我看到许多有意义的文物,也增长了见识。

4. 泉州闽南缘博物馆日记三百字

说起家乡泉州,大家一定知道闻名遐迩的闽台缘博物馆吧!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

它坐落于中国的文化名城泉州市区西北侧。它北倚清源山,南接美丽西湖,西邻泉州市博物馆。

这里可真是两岸文化交流和对台湾窗口宣传的重要窗口呀! 来到闽台缘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那高约二十米的九龙柱。这对九龙柱还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景象,这是以九龙吐珠象征着海峡两岸同胞都是龙的传人,两岸关系坚如磐石,永远不分开。

这两根柱子到晚上还会熠熠发光呢! 走进大厅,最值得一看的当然要数那着名设计师蔡国强先生创作的火药爆绘壁画了。画面由一棵大榕树组成,用火药在日本特制的纸上爆破,绘成一幅画这幅壁画的寓意象征着两岸同文,同种,同根生。

这幅画的制作方法堪称一绝,不愧是闽台缘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呀! 接着,来到了闽台缘二楼的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主题馆的前沿部分。一幅红色海峡两岸地图的漆画和四根雕刻威龙盘旋在上的柱子头顶为立体感很强的蓝色天空图画。

主题的第一个部分,呈现的是一幅远古家园的场景。海峡两岸一水之隔,福建与台湾一带水的地理渊源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一座台湾海峡地形变迁示意模型。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看到海平面之下大陆与台湾的连接情形,这边是地缘。

虽然我们与台湾人身在异地,不过我们同是中国人,闽台缘博物馆想要表达的就是台湾人与大陆人民本是同根生,两岸关系非常密切。接下来便是法缘,商缘以及文缘。

博物馆三楼为《乡土闽台》专题展和临时的展厅。《乡土闽台》专题展面积2889平方米,按春,夏,秋,冬四个节时,通过全场景式的陈列手法,展现闽台两地共同的民间风貌:半月沉江,南海金莲,白璧青云,你可能想不到,这些竟是泉州素食名菜。

临时展厅面积1500多平方米,可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及活动,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提供展示合作互动的平台。 闽台缘就像一壶好茶,带给我甘甜的滋味,每次去到那儿,我都能感受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洗涤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我们与台湾同胞息息相关,我相信,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归祖国。

5.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介绍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侧,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1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2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先后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2、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4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5。

6. 如何讲解闽台缘博物馆

博物馆简况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展示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总投资1.8亿元,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分四层,面积为23332平方米,高度为43米。配套的景观广场面积达19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泉州市规格、档次最高的一个广场,其入口处的“九龙柱”,高19米、宽2米,是祖国大陆最高的一对“九龙柱”。 博物馆展厅总面积为7355平方米。其中,二楼为综合主题馆,面积3466平方米,将根据闽台关系的“五缘”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承,分7部分设计布展。三楼为“乡土闽台”专题馆,展厅面积2889平方米,将设立戏曲、民俗、建筑、工贸等专题内容,深入表现闽台关系。一楼为国际学术报告厅,并设临时展厅、库房、办公区、游客休闲处和设备用房等。四楼为信息数字及研究中心。

博物馆详解

进入闽台缘二楼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主题馆的前沿部分:一幅红色海峡两岸地图的漆画和四根雕刻威龙盘旋在上的柱子,头顶为立体感很强的蓝色天空图画。主题馆的第一个部分,呈现的是一幅远古家园的场景。海峡两岸一水之隔、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的地理渊源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首先是一座台湾海峡地形变迁示意模型。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看到海平面之下大陆与台湾岛的连接情形。当地球进入第四纪更新世冰河期间,也就是距今1.8万年前,地球气候急剧变冷,台湾海峡水面下降到最低位置,低于现在海面150米左右,于是海峡变通途,大陆古动物与古人类不断迁徙岛内,但冰期结束后,海平面又上升,重新形成台湾海峡。之后闽台两地先民冲破惊涛骇浪的险阻,仍然保持原始文化的密切联系,共同开辟了远古的家园。旁边是体现台湾岛和台湾海峡形成的七幅直观图。

接下来陈列的是体现这一时期在两地发现的古动物和古人类骨骼化石的和实物,其中有台湾桃园县大溪内栅、新竹县宝山、台南县左镇菜寮坑、高雄县四旗津、屏东县恒春等地发现中国犀牛、台湾古象、中国剑齿象、野牛、古鹿、野猪等化石。这些化石与福建三明万寿岩、漳州东山县海域、泉州石狮海域出土剑齿象、野牛、古鹿等古动物化石十分相似,属于同一动物群。台湾与福建古动物遗迹,形象地反映了新生代第四纪时,华南的古动物群通过海退后形成海峡陆桥,迁移台湾岛的结果。同时泉州渔民在台湾海峡深处捕捞上来的“右肱骨化石”被鉴定为是从大陆向台湾迁徙的早期人类,命名为“海峡人”。第一部分展厅还有一些内容则是大陆和台湾在不同时期文化的对比。

史前文化中,闽台先民创造了诸多原始文化。而台湾长滨文化和三明万寿岩文化以及漳州莲花池山文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长滨县出土的石片器、砾石偏锋砍器、细石器、手斧等文物,还有三明万寿山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工地面、排水沟等遗迹,漳州莲花池山出土的刮削器等遗物。这些遗物有一定地相似性,所以长滨文化的人类,可能来自华南地区。

台湾大坌坑文化与大陆新石器文化对比中,博物馆中陈列了台湾大坌坑出土的陶器残片、石斧等器物和平潭出土的大陆新石器文化时期的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两地出土的遗物,无论在器物形制、经济生活还是文化年代都非常相似,共同构成了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统一文化圈。

还有台湾圆山文化出土的石斧、石石段、石矛、石网坠和玉器等器物,福建长汀出土的大陆新石器文化的石抡、陶纺轮等,两者比较可发现台湾圆山文化的器物在形制上来源于祖国大陆东南地区。最后展出的是台湾凤鼻头文化和大陆新石器文化出土的器物。从两地出土的文物,尤其是陶器中红陶、灰黑陶、黑陶及其后一度流行的彩陶序列上看,台湾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与华南古代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

再给你个链接

7. 博物馆的博的四字词语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

别有洞天

鳞次栉比

金碧辉煌

不同凡响

重峦叠嶂

举世闻名

盖世无双

高楼大厦

摩天大厦

青瓦白墙

海市蜃楼

高屋建瓴

亭台楼阁

城门失火

精美绝伦

巧夺天工

固若金汤

铜墙铁壁

坚如磐石

8. 闽台缘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高度为43米,分四层:一楼为国际学术报告厅,并设临时展厅、库房、办公区和设备用房等;二楼为综合主题馆;三楼为专题馆;四楼为信息及研究中心办公室场所。配套的景观广场面积达19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泉州市规格、档次最高的一个广场。

位于温陵路原泉州农校旧址,它本是历史上施琅将军的故居及四季园林中的“秋、冬”二园(又统称为“东园”),现被改造分为“桂蕊飘香”、“金秋菊韵”、“怀古情思”、“梅林疏影”、“踏径寻幽”等六大意境区。 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靖海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将军曾在名城泉州择地选址,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的诗文意境,精心营造了“春夏秋冬”四季私家园林。 施氏造园之始,皆起用本地工匠,借以江南园林营造技法,堆山叠石,园区曲径盘坡,拾级可达,凿池理水,亭台楼榭依丘临水,并依季节时令精选花草树木分区栽植,遂使花木扶疏,满园生机,颇见园主营造之精炼,别具匠心。当园告竣之后,园主常与宾朋幕僚共享秋冬时令之园中景色,感受那种赏心悦目的闲情逸致。 随着历史的推移,在20世纪30年代始,秋冬二园,亦称“东园”被作为泉州农业学校校园并为农业教学场地,延用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泉州农校的搬迁,这里多年来环境乏人整修与管理,间以杂草丛生,显得零乱与荒凉。 今年,泉州市决定将旧农校改建成释雅山公园的消息传开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总体规划方案已确定。 以继承历史文脉为依据,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亲,达到园林布局天人合一的目的,为游人提供雅俗共赏的释雅山内涵是释雅山公园总体规划方案的设计指导思想。 植物造景为主 体现季候文化 根据目前确定的总体规划方案,释雅山公园将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植物季相,体现传统的季候文化,结合部分人工构筑与园林小品的布设,规划出意境区域的分割,力求达到公园的文化品位。 规划中的释雅山公园东入口至园内与温陵路高差4.95米,而园中高差变化不大。东入口利用23级台阶,建筑架空门楼,用建筑与台阶的自然巧合,作入口“框景”,可为游人驻足仰视,缓冲游人入园情绪,达到步步引申,渐入佳境,为游人创造空间悬念,此为主入口的导向构思。 东入口温陵路南北两侧,各有60米-80米长,4.95米高的挡土墙,这使公园的垂直界面显得既闭塞又单调。但挡土墙是历史上的一处高岗地貌,20世纪70年代建设东大路(温陵路)降坡后出现的挡土墙。而这高岗上施琅亲手种植的古榕树和广玉兰,是现在弥足珍贵的古树名木,以及后期续种的刺桐、桑椹及龙眼树等。这些落地根深的古树名木既不能移植,也无法降坡。总体规划编制单位设计人员经现场踏勘,并多方分析比较,拟用幻觉式的漏窗景墙,结合爬山虎与三角梅混种的垂直绿化,打破大面积的高墙界面,而把重点放在主入口架空门楼及门洞的处理手法上。 在方案中,西侧出入口改在园区菜巷西北向,通过园区路网分割,构成不同季相及不同文化内涵的意境分区。南侧以原农校界址开拓7米宽作南大门入口道路,当游人进入南大门后,即可向东、西、北向分流,进入各自不同的意境区域。 三游赏景点缅怀施琅将军 作为施琅将军故居所在地,释雅山公园的建设自然离不开施琅故居的修复,总体规划方案中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松关书画院”、“施琅故居”、“琴台清音”三个游赏景点。 西园曾名“松关晓月”,故以松关作书画院之名。“从来书画贵士气”,书画院作为释雅山公园的核心意境区,可为书画家提供展演活动空间,同时亦为园中游人提供高雅的欣赏场所,在诗情画意的意境中,让游人达到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 书画院的规划,以原施琅故居一侧的“延宾馆”为依据,根据画院的功能分区,建筑主体三层。东西二楼作为展挂诗、书、画廊,二楼中厅可作为贵宾书画家挥毫泼墨演示活动厅,三楼局部为接待室。 施琅故居在总体规划方案中是整个公园内建筑较为密集的地方。据传,施琅居官后,其幕僚及远近宾客众多,门庭若市,遂选址在菊圃之南,继建馆屋凡三进,以中堂为主体,即为大型花厅,专门宴会宾客。厅西配以前后两房,后厅连同后天井,分别充作晴、雨天习武场地。后进为小三开间,侧配两庑。大厅前左右各建厢房六间,分别供子侄书斋及教师或留宿之用。天井则散置巨型太湖石,或间植芭蕉、紫荆。前进及前厅,实一空厅附带大门而已。门外有石铺大埕,既长又宽,既显堂皇,亦便于大轿停靠。埕西端出口处,曾建有木制牌楼,细雕花鸟,式样优雅,门外特筑照墙屏之。而今施琅故居已破落不堪,方案建议文物部门上报,尽量按其故居规制予以修复。 方案中规划在公园施琅故居东侧建一音乐演奏台,取名“琴台清音”。据传施琅在冬园常与幕僚宾客于此亭举行丝弦管乐演奏,配以歌舞笙箫,由琴音抒发心声。现在布设琴台作为释雅山公园的艺术意境,也是继承历史文脉,以期达到高雅的释雅山艺术品位。 五大意境区域 提升文化品位 在总体规划方案中,设计单位利用人工构筑与园林小品的布设,把公园分割为5大意境区域,力求达到公园的文化品位意境分区。 这5大区域分别为:桂蕊飘香、金秋菊韵、竹径通幽、梅林疏影、踏径寻幽。 经曲院秋月曲廊直抵“桂蕊飘香”意境区。此区环周散植紫桂、八月桂、丹桂,同时可种植乌桕、黄连木、红枫。秋月时分,可为游人循曲廊观赏秋月夜景。 循“竹径通幽”直达“金秋菊韵”意境区,于“风来清心亭”小憩后,顺地栽篱菊沿途欣赏多品种盆栽菊。此赏菊区可作为花期空当的互补,达到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园中园。莳菊季节以外,平时可作为菊圃培植基地,亦可兼作各个时令的盆景展区。 “竹径通幽”是园区路网的一部分。竹径作为园路两侧的绿化植物,路在竖向设计上,应高低起伏,两侧排列种植小石竹,顺路径蜿蜒折转,人行其间,若隐若现。 由琴台信步转入冬园的“梅林疏影”意境区,梅林疏影的布局可沿西南围墙,以多品种的地栽梅花,将游人从寻梅、导梅、赏梅到品梅的四个高潮层次沿途观赏品味,园中尚可间植碧桃,使其冬春交替时令相继开花,至时另有一番“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韵味。 “踏径寻幽”意境区为古树名木与原生林区,包括区内的龙眼林。东入口的南北侧有珍贵的古树名木,包括历史上园主施琅将军手植的广玉兰